終極501601

老師的教學專業、熱情、活力,學生的學習意志、熱血、努力,
為終極這一班寫下驚奇、榮耀、精彩的成長紀錄!



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

102.1216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


我最喜歡的一首詩 
優良作品
 
《凱文》
江南逢李龜年  杜甫
岐王宅裡尋常見,崔九堂前幾度聞。
正是江南好風景,落花時節又逢君。
語譯:
  以前我常在岐王府裡看見你,在崔九家也幾次聽到你的歌聲。 現在,江南風景如畫,正是落花時節,我們又相逢了。
賞析:
  杜甫在寫這首詩時已經五十九歲了,他在江南這個地方和他年輕時的知心好友李龜年重逢,但是他們重逢時,二人都已經變成了白髮幡幡的老人了。杜甫把這些難言之情寫在這短短二十八字裡,讓此時讀起來令人感慨萬千。
感想收穫:
  在這學習的過程中,我們都會交到很多知心的好朋友,應該要珍惜彼此之間的友情,直到未來的某一天或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,我們都還會想起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。因為歲月不饒人,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學習的光陰,好好充實自己。未來,我能以自己為榮,別人也能以我為榮。
 

《家睿》
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王維
獨在異鄉為異客,每逢佳節倍思親。
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語譯:
  我獨自一個人在外鄉作客,逢年過節,我更加思念我的親人和家人。遠在故鄉的兄弟今天要登上高處,佩戴茱萸,表示對親友的懷念。大家在佩戴茱萸的時候,會少了一個人,那就是遠在他鄉的我。
賞析:
  這首思念家鄉和親人的詩,是王維十七歲時客居長安所作的。王維獨自一個人在他鄉作客,他無法和親人相聚在一起,感到十分寂寞,尤其在佳節時,無法見到親人,反而會更加思念親人,所以寫下這首情感真摯的七言絕句來抒發自己的情感。
感想收穫:
  每星期六去阿嬤家找阿嬤時,就會非常想念已經離開人世,去天上當神仙守護我的阿公,以前,每次到了山上,都會有阿公熱情的打招呼,而且阿公的笑容好燦爛,看到了就覺得好溫暖。在我四歲的時候,阿公離開了人間,當時,阿嬤很難受,爸爸也很難受,當時的我還不懂事,完全不把喪禮當一回事,還穿著滿身的白衣跑去玩Wii,我真不懂我在想什麼,現在我知道了失去親人的痛,每次提到阿公就想掉淚。
 
《韻雅》

出塞  王之渙
黃河遠上白雲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,
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
語譯:
  黃河遠遠東流出來,好像從天上的白雲間流出。只見一座外塞孤城矗立在幾千丈的高山之間。離出家門的士兵何須要用羌笛吹奏折楊柳那種悲傷,哀傷的調子呢?那兒地遠天寒,春風是吹不到玉門關的呀!
感想收穫:
  在古代戌守邊關的將士是很辛苦的,遠離家鄉、親人,忍受著天氣的嚴寒「孤寂」的堅守崗位,這種心情是現在幸福的我們很難體會的,思鄉、思念的情緒,生死未卜的不確定感,種種複雜的心情,詩人用短短二十八個字把邊塞的景色和離家士兵的心情全寫進去了,沒有特別激動的情緒,卻多了一種無可奈何的淡淡哀愁。我覺得這首詩意境很深遠,又很快就朗朗上口了,我非常喜歡。
 
《薰逸》
 
月下獨酌  李白
花間一壺酒,獨酌無相親。
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。
月既不解飲,影徒隨我身。
暫伴月將影,行樂須及春。
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亂。
醒時同交歡,醉後各分散。
永結無情遊,相期邈雲漢。
語譯:
  我在花間置一壺酒,獨酌自飲,沒有人陪伴,我只有舉杯邀明月,對著月下自己的身影,合起來就是三個人,但月兒不解喝酒的樂趣,身影也徒自跟著我。但我也只有暫時將月兒和身影作為伴侶,因為人生行樂,當趁美好的時辰。我唱歌,月兒在天上徘徊,我跳舞,月下的影子錯落搖動;清醒時,我和明月、影子一同歡樂,酒醉後,我便和它們各自分離。我願和它們結為望情的好友,相互期會在高邈的天河間相見,再也不分離了。
賞析:
  「月下獨釣」全詩分三段,是一首抒情詩。第一段李白以豐富的想像力,邀請明月喝酒共歡樂,把原來冷清寂寞的場面,寫得很熱鬧,成為一首流傳甚廣的名詩。
感想收穫:
  我會寫這首詩是因為我最喜歡的詩人就是─李白,一說到古詩,我就會想到「月下獨酌」這首詩,因為這首詩很朗朗上口,一下子就背起來了,何況我幼稚園時還背過呢!這首詩讓我知道李白當時孤獨寂寞,以酒澆愁的苦悶心情,但酒能成事,也能敗事啊!
 
《得倫》
 
慈烏夜啼  白居易
慈烏失其母,啞啞吐哀音,
畫夜不飛去,經年守故林。
夜夜夜半啼,聞者為沾襟;
聲中如告訴,未盡反哺心。
百鳥豈無母,爾獨哀怨深?
應是母慈重,使爾悲不任。
昔有吳起者,母歿喪不臨,
嗟哉斯徒輩,其心不如禽!
慈烏復慈烏,鳥中之曾參。
 
語譯:
  慈烏失去了母親,哀傷的一直啼哭,早晚守著舊樹林,整年都不肯飛離。牠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,聽見的人都淚濕衣襟,慈烏的啼哭聲彷彿在哀訴自己未能盡到反哺孝養之心。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?為何只有慈鳥特別哀怨?想必是母恩深重令你承受不住吧!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,母親去世竟不奔喪;哀嘆這類的人,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!慈烏啊慈烏,你真是鳥類中的曾參啊!
賞析:
  這首詩一方面在宣洩自己悲情,一方面諷諭那些不孝順的人。前四句是寫慈烏喪失母親,夜夜啼哭,守著故林不離開,就像作者想養親已永無機會,心中無 限的傷痛。接下來的四句,寫慈烏對夜空啼叫,慈烏不停的悲啼,其實不能盡到反哺的心意,只有慈烏思母鳴叫,聽在同樣喪母的白居易耳中,想念之心更加綿長。慈烏都知道要盡孝了,何況人為萬物之靈,如果不知報答親恩,那麼就連禽獸都不如了。
感想收穫:
  這首詩告訴我,孝順爸媽不能等,一定要及時行孝,但是父母的養育之恩太大了,永遠無法報答。不過我們一定要知福、惜福,在父母有生之年,好好奉養他們!尤其我的父母,雖然常罵我,但是我知道那是因為他們對我的期望非常高。我要好好努力,不要到時候他們不在了,我才開始後悔沒給他們看見最好的一面。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